失智症的十大警訊:健康資訊網-健康資訊

admin - 健康文章 | 2019-07-05 | 人氣:11943

隨著年齡增加,大腦功能有許多變化。特別是記憶力,許多人都感覺得到,上了年齡記憶力一天不如一天。以前總覺得記東西記得快,甚至能過目不忘。現在則很難記住,雖然看過好幾遍,過些時候又忘了。在台灣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,老年失智症越來越受重視。失智症最常見的初期症狀是健忘,且隨病情變化,記憶力越來越差。

那什麼時候,我們要開始為遺忘的現象,感到擔憂?是否遺忘就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呢?根據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,所提出的十大警訊,如自己或家人,有其中數項症狀時,就應該儘快就醫,安排進一步的檢查,瞭解是否有失智症:

1. 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 
一般人偶而會忘記開會時間、朋友電話,但是過一會兒或經過提醒會再想起來。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較高,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該事件。因此,可能也會使患者常常重複發問、重複購物,甚至重複服藥。失智患者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,甚至連重要之日期或事件也會忘記。 
 
2. 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 
一般人可能收支平衡上有時會出現困難,但失智患者在規劃、執行計劃或在處理數字都可能出現困難。例如依照一個熟悉的食譜做菜或處理每個月的帳單時出現問題。他們比較無法專心,且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以前熟悉的事情。
 
3.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 
失智症患者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忘記或遺漏既定的步驟,而無法順利完成,例如數學老師對於加減算數常出錯、英文老師不知「book」是什麼、年輕就開車的司機伯伯現在卻經常開錯路、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、資深廚師炒菜走味等。
 
4.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 
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號,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。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楚年月、白天或晚上,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,甚至會在自家周圍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方向。
 
5. 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 
一般人可能因白內障而出現視覺障礙,但失智患者可能在閱讀、判斷距離遠近、決定顏色或對比上會出現困難。失智患者可能會誤認鏡子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,而覺得屋裡還有其他人存在。 
 
6. 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 
一般人偶而會想不起某個字眼,但失智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,甚至會用其它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,例如:「送信的人(郵差)」「用來寫字的(筆)」等,部份患者語言理解出現困難。失智患者於會談中可能有困難跟上或參與討論,會談可能中斷、重複或不知如何進行。
 
7.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 
一般人偶而會任意放置物品,但失智患者卻更頻繁及誇張,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,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、拖鞋放在被子裡、到處塞衛生紙等。失智患者於東西搞丟之後,無法回頭一步步尋找,且於找不到東西時常指控他人偷竊。
 
8.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 
一般人偶而會做不好的抉擇,但失智症患者更頻繁或偏差更大,如聽信成藥等推銷廣告而付出大量金錢,或者買不新鮮的食物,借錢給陌生人、開車易發生交通事故或出現驚險畫面,過馬路不看左右紅綠燈等,穿著打扮可能不適合天候、場合或蓬頭垢面。
 
9.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 
一般人偶而會不想上班或參與社交活動,但失智患者的生活嗜好、運動、社交活動、工作等都逐步減少。患者變得被動,且避免掉許多互動場合。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,睡眠量比過去大,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。
 
10.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 
一般人年紀大了,情緒及性格可能會有些許改變,但失智患者較明顯,例如:疑心病重、憂鬱、焦慮、易怒、口不擇言、隨地吐痰、過度外向、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、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。

 
失智症要看哪一科?
目前主要由神經內科、精神科治療失智症,可從醫院網站的門診表得知醫生的專長。一些醫院如台大、榮總、耕莘醫院等已經成立記憶門診,給病人及家屬更整合的幫助。

台灣失智症協會搜集整理全台各醫院184位失智症專長的醫生與聯絡方法,供民眾參考。請上網站
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 或電話洽詢(02)3365-2526。

一分鐘失智測試
你在一分鐘內可以講出多少種動物(或水果)?

雖然看起來很像小孩子的遊戲,但英國科學家曾用此測試136名早期失智症患者。結果發現,早期失智症患者平均內可以講出10~15種動物或水果,但健康的成人通常可以講出20~25種。